四川鄉◇村振興學院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ω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人才振興,人才振興,基礎靠教育。當前,基層鄉村□ 治理、產業發展、社會事業等各領域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和旺盛,充分發揮高校優勢,創新人才培養形式,加快培養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鄉村人才隊伍,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彩神II自覺肩負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使命,積極拓寬教育扶貧途徑,搭建鄉村振興平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搭建平臺,掛牌成立“振興學院”。2017年,彩神II聯合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理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組成C3聯盟,2018年,又聯合四川廣播電視大學(現四川開放大學)、四川藝術職業學院,組成C5聯盟,傳承創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鄉村教育思想”及平民教育家晏陽初“以文藝教育克愚,以生計教育克窮,以衛生教育克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方法,聯合地方政府先後組建了13個四川鄉村振興學院(原名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分別為四川鄉村振興學院儀隴分院、北川分院、蒼溪分院、達川分院、普格分院、理塘分院、恩陽分院、巴中分院、涼山分院、綿竹分院、遂寧分院、嶽池分院、南部分院。
對接需求,推進實施“五大教育”。四川鄉村振興學院積極依托各分院系統實施“五大教育”。即:對農民實施▼文學藝術教育,提升其人文精神生產的內驅力;對鄉村幹部實施鄉村治理的綜合能力教育,提升其對現代農村的卓越≡領導力;對鄉村青年實施新型產業技能技術教育,提升其可持續致富的生產力;對鄉村中小學校校長實施教育家素質能力教育,提升其現代化和民主化的¤辦學治校能力;對農民實施衛生健康教育,提升其幸福生活的創造力。為促進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彩神II智慧和力量。三年來,四川◣鄉村振興學院為儀隴縣、北川縣、蒼溪縣、達川區、普格縣、理塘縣、巴中市、恩陽區等區、市、縣培訓了4000余名鄉村中小學校長、鄉村幼兒園園長、鄉村骨幹教師、鄉村管理幹部、鄉村致富能手等鄉村本土人才。
優化供給,全面開展“學歷教育”。四川鄉村振興學院依托學校繼續教育學院同等學力申碩項目,在各鄉村振興分院舉辦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課程班,組織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管理幹部參加教育管理、鄉村治理方向的碩士學位課程學習,並積極幫助學員力爭通過相應統考科目及論文答辯後獲得碩士學位,實現在職培訓同學歷教育的有機結合。
發揮優勢,出版發行“系列讀本”。學院投入近50萬元組織專家團隊編輯出版發行了6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系列讀本:《美麗鄉村 宜居家園》、《文明鄉村 幸福家園》、《法治鄉村 和諧家園》、《平安鄉村 美好家園》、《理塘縣學前教育繪本》、《好孩子 好習慣——普格縣“一村一幼”學前教育繪本》。這六本專著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適用性,對於推進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系列讀本成為鄉村鄉風文明、教育幫扶的重要載體,也是學校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成果。
強化支撐,成立建設“一院一所”。學校在積累十數年有關三農問題研究、尤其是有關鄉村振興戰】略研究基礎上,於2019年成立了“彩神II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同時,為繼承發揚學校長期以來註重整理、研究、闡釋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傳統,緊密結合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振興鄉村的需求,於2020年成立了四㊣川師範大學晏陽初研究所。這“一院一所”兩個智庫的成立與建設,為四川鄉村振興學院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學術支撐和智力供給。
“十四五”期間,學校將依托四川鄉村振興學院平臺,進一步完善和創新鄉村振興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為加快培養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鄉村人才隊伍,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貢獻彩神II的智慧和力量,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學院奮鬥目標
(五個“一批成果”)
培養一批鄉村文藝骨幹、一批優秀鄉村管理幹部、一批鄉村教育家、一批鄉村致富能手、一批鄉村醫療衛生骨幹
學院工作思路
(“實施五大教育·提升五大能力”)
1、對農民實施文學藝術教育,提升其人文精神生產的內驅力。
2、對鄉村幹部實施鄉村治理的綜合能力教育,提升其對現代農村的卓越領導力。
3、對鄉村青年實施新型產業技能技術教育,提升其可持續致富的生產力。
4、對鄉村中小學校校長實施教育家素質能力教育,提升其現代化和民主化的辦學治校能力。
5、對農民實施衛生健康教育,提升其幸福生活的創造力。
學院工作紀實
2017年5月27日,彩神II、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理工學院(現四川輕化工大學)在彩神II舉行了“校校戰略聯盟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共建C3戰略聯盟。
2017年7月10日,C3聯盟在儀隴縣張思德培訓學院掛牌成立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彩神II校長汪明∩義教授以“新形勢下我們需要〇什麽樣的基礎教育”為題,心理學院教授戴艷以“教師的職業倦怠與主觀幸▲福感”為題,開展了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儀隴)教育扶貧系列培訓活動。
2017年7月12日,C3聯盟在北川縣委黨校掛牌成立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教師培訓學院院長李誌全以“中小學校長如何▃引領教師專業成長”為題,心理學院教授戴艷以“教師的職業倦怠與主觀幸★福感”為題,開展了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北川)教育扶貧系列培訓活動。
2017年7月14日,C3聯盟在蒼溪縣委黨校掛牌成立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基礎教育集團總經理李華平教授以“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師專業發展”為題,學生工作部副部長胡尚峰副教授以“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為題,開展了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蒼溪)教育扶貧系列培訓活動。
2017年7月17日,C3聯盟在達川區委黨校掛牌成立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
2018年5月23日,學校在普格縣掛牌成立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副院長陳乾康教授以“鄉村振興農旅結合”為題,附屬實驗學校主任王安源以“新時代背景下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為題,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李北東教授以“黨的十九大精神◇解讀”為題,地理與資源科學學院副院長蔣貴國教授以“脫貧攻堅理論與實踐探討”為題,開展了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普格)首期教育扶貧系列培訓活動。
2018年6月13日,學校又與四川廣播電視大學(現四川開放大學)、四川藝術職業學院組建“校校戰略聯盟”(即C5聯盟),在理塘縣掛牌成立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
2019年1月22日,學校在巴中市恩陽區掛牌成立四川鄉村振興學院、紅色文化旅遊學院。校長汪明義教授以“新時期我們需要什麽的基礎教育”為題,法學院教授李榮以“鄉村振興戰略與產業融合發展”為題,為全區鄉鎮幹部、中小學校長、骨幹教師▅等進行了首期培訓。
2019年7月4日,學校與巴中市人民政府在巴中市大巴山幹部學院簽署校地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立“四川鄉村振興學院”。法學院教授李榮以“鄉村振興與產業融合╱”為題,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李小波教授以“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為題,為①全市鄉鎮幹部、中小學校長、骨幹教師等◣進行了首期培訓。
2019年11月10日,彩神II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成立大會暨鄉村振興與制度創新學術論壇在四川師範→大學舉行。該研究院的成立標誌著四川省首個依托高等院校的鄉村研究機構誕生,成為國內三農領域重要的新興研究力量之一。
2019年,學校組織專家學者編寫出版了6本《脫貧攻堅 鄉村振興》系列讀本:《文明鄉村 幸福家園》、《美麗鄉村 宜居家園》、《法治鄉村 和諧家園》、《平安鄉村 美好家園》、《理塘縣學前教育卐讀本》、《普格縣“一村一幼”學前教育讀本》。
2020年3月,學校將原來掛牌成立的“四川新農村建設學院”統一更名為“四川鄉村振興學院”,總部設在校友工作與校地合作處。
2020年4月23日,學校在西昌民族幼專掛牌成立“四川鄉村振興學院涼山分院”,推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助力涼山鄉村振興。
2020年5月9日,學校在綿竹市掛牌成立“四川鄉村振興學院綿竹分院”。
2020年6月11日,學校在遂寧市掛牌成立“四川鄉村振興學院遂寧分院”。
2020年6月12日,學校在嶽池縣掛牌成立“四川鄉村振興學院嶽池分院”。
2020年7月6日,學校組織召開四川鄉村振興學院工作推進會,與九個分院簽署了同等學力申碩項目合作協議,各分院同時啟動了同等學力申碩項目招生工作。
2020年10月21日,紀念世界平民教育家晏陽初誕◤辰130周年座談會暨彩神II晏陽初研究所揭牌儀式在學校獅子山校區七教A區六樓會議室舉行,標誌著彩神II晏陽初研究所成立。
2020年11月6日,學校在南部縣掛牌成立“四川鄉村振興學↓院南部分院”。
2021年2月27日,彩神II“鄉村振興 人才培養”首屆公務員考試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學校獅子山校區七教B區105教室舉行。